两个孤独的人,为何不能抱团取暖?
两个孤独的人,为何不能抱团取暖?今天傍晚,北京有彩虹。
我一直埋头写字,不知道外面下了雨,还起了彩虹。抬头休息的间隙,看了一眼手机,有闺蜜发来微信:听说北京有彩虹,你看到没有?
哦,我一个在北京的人,让一个外地的朋友提醒去看看彩虹。
我随便披了一件运动外套就出了门,天已几乎要黑了。外面飘了点小雨。今日的北京,天阴而无霾,是颇有几分惬意的。
我看雨不大,也懒得回家拿伞,顺手把衣服拉链拉上,戴上帽子,就走在了雨中。
有彩虹吗?当然是没有。
我当然也是知道的,暮色昏沉,连霞光都已经散尽。
我想我只是想来看看,来走走,踩着这盛宴的一个尾巴,告诉自己,这场彩虹,我没有错过;更多的是,我想替我的闺蜜来看看,看一眼北京今天的彩虹。
当我走在飘雨的黄昏,感到身边有人与我擦肩而过,笑语由远及近,又渐渐消失,我忽然有一种孤独的感觉。
这种孤独的感觉,竟然无法言说。
当我的闺蜜,看到彩虹,还可以给我发一条微信,但我现在,却没法去说。
显然,一个给远方朋友发微信说看到了彩虹的人,交流的,也是当下的一份寂寞,而我在那时那刻,也是有些落寞。但却无法给与她相同回应。
按理说,两个孤独的灵魂,是可以一拍即合的。
然而,大多数时候,不是这样。所以,我们看到,大家都孤独,但是,孤独的人,却难以抱团取暖,彼此安慰。
脆弱者,都想寻找坚强;孤独者,都想看到丰盈。我们无法向和我们一样孤独的灵魂靠拢,我们都想去寻求那些坚实的大地,宽阔的臂膀,活力四射的肉体,和顽强的有生命力的精神气质。
所以我们看到,倾诉,求助,几乎都是单方面的。
在一对关系中,总是一方是诉说着,另一方是倾听者;一方是求助者,另一方是给予者。
你仔细想一下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这样。
那些会和你吐槽家长里短,痛苦烦恼的人,你会反过来向她诉说你的忧伤吗?大多数应该是不会的。你只会安慰完她之后,闭上自己的嘴。在另一处去寻找你的安慰,或者独自疗伤。
当你听完了别人的痛苦烦恼,你不自觉的,已经不愿意再向她施加任何负面的东西;当你被放在一个救治疗愈的角色上以后,你也不自觉的收起了自己柔弱的那一面,只以坚强示人。
而打破人与人的心墙的,让人们不再孤独的,其实就是分享内心最深层次的脆弱。如果没有触及到这一点,心墙在,纵使外界喧嚣欢腾,内心深处也是寥落;纵使表面觥筹交错,你好我好,其实,你们的心,并没有往近走半寸。
所以,当我们抚慰完那些脆弱的灵魂以后,回过头来,还是面对自己的孤独。
而那些被抚慰者,因为你并没有向她真正敞开心扉,也终究还是没有靠的很近。
这个时代,人人都孤独,人人都渴望交流,横冲直撞,东拉西扯,约不完的饭局,层出不穷的社交工具。可是有几个人,真正的在一起,可以击破这孤独的冰墙,在最后将彼此融化的?
朋友之间是这样,男女之间也是这样。
恋爱无非也是为了对抗寂寞,婚姻为了防止孤老终身。但是能持久保持一个谈恋爱状态的两性关系是不多见的,大多数到了最后变成习惯,变成鸡肋,变成不知道是什么;而婚姻的问题更多,很多人的婚姻只剩一具驱壳。多少人,在婚姻中,感受着比单身还绝望的孤独。
有人可能会觉得孤独是不能忍受的,抱怨对方的不理解,不付出,但其实,他和你一样的孤独。
他拒绝你,拒绝和你的交流,拒绝和你走的很近,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残忍,而是你解决不了他的孤独。
就像那个给我发微信的闺蜜,我会帮她看看彩虹,为她做这件事情,但我不会告诉她,在我行走雨中的时候,刹那寥落。
有没有能互相抱团取暖的孤独的灵魂?
有啊,有。同性之间叫知音,男女之间叫灵魂伴侣吧。
你说你怎么就没遇到呢?
鲁迅先生怎么说的?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
伯牙子期,高山流水遇知音,后来子期早亡,伯牙悉知后,在子期坟前抚曲一首,然后尽断琴弦,终不复鼓琴。
可见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。
所谓灵魂伴侣,大多数人也是听过没有见过。
与其为寻找同类伤神,不如与孤独和谐相处;与其对婚姻失望,不如对婚姻放低要求。
你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强大的人,但越强大,其实越孤独。
但谁又能说孤独不是一件好事呢?当你强大到可以享受孤独的时候,你就真正的自由了。
页:
[1]